南方人物周刊那段微博是一派胡言。外行人说外行话。啥都不懂才会拿表象说事。 静脉滴注(输液)只是给药方式的一种,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将药物与生理盐水、葡萄糖溶液、葡萄糖盐水等按比例混合后经过静脉按照一定的速度送入人体。另外还有一些情况,输入的是营养液等,补充营养,或者输入电解质液/胶体液,补充容量、纠正电解质失衡等等。 如上,静脉滴注只是一种使药物吸收入人体的途径,在不讨论输的内容的情况下

南方人物周刊那段微博是一派胡言。外行人说外行话。啥都不懂才会拿表象说事。 静脉滴注(输液)只是给药方式的一种,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将药物与生理盐水、葡萄糖溶液、葡萄糖盐水等按比例混合后经过静脉按照一定的速度送入人体。另外还有一些情况,输入的是营养液等,补充营养,或者输入电解质液/胶体液,补充容量、纠正电解质失衡等等。 如上,静脉滴注只是一种使药物吸收入人体的途径,在不讨论输的内容的情况下,泛泛地批判静脉滴注这种给药途径毫无意义,十分愚蠢。给药途径除了静脉滴注,还有多种方式,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,静脉滴注很多时候是不可替代的方式,尤其是对住院病人。生了病,该用什么药用什么药,对于某种药,该怎么给药就怎么给药,说明书上写得明明白白。能口服的我们不会静脉滴,因为口服总体上安全,比如补钾;但当口服不适用时,需要静脉滴注一定不要抵触。 这个问题里面应该关心的是用的是什么药,只要药物是需要用的,自会有其适当的用法无须操心,输液与否只是表象。之所以国内输液较多,本质上可能跟抗生素使用广泛有关,很多抗生素都是适合静脉滴注的。 附:常见的给药途径—— 1、口服给药 日常最常用,因为最方便。但不是所有药都能口服。很多药物会在胃肠道内发生很多的理化变化,导致活性的改变,比如胰岛素,进入胃就破坏了。比如一些抗生素,遇到胃酸也会灭活。这些药一般都要通过注射。另外口服的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后,肝脏是必经之路,肝脏会将这些药物代谢掉,称为“首过消除效应”,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,要达到相同的血药浓度的话,口服药的剂量比静脉给药大得多,有时这种加大剂量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。另外,正是由于要经过胃肠道、肝脏等,口服药最终产生效应的药量是不能精确调控的,起效也不够快。 2、舌下给药 典型的是硝酸甘油这类的药物,舌下含服,脂溶性的药物成分通过粘膜扩散,进入舌下静脉,不经过肝脏进入循环。这种给药方式避免了肝脏的代谢,很小的计量就能达到效果,但是也只有很少部分的药能如此进入人体。 3、吸入 气态麻醉药、容易气化的药物一般如此给入。前者是因为药物本身是气体,后者一般是希望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,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,可以雾化吸入药物;哮喘,可以直接吸入气化药物迅速缓解症状。 4、肌肉注射 将药物注射进肌肉,再逐渐扩散入血。这种方式适合于一些用量小、刺激性小的药物,并且对于起效速度和血药浓度要求都不高的药。 5、静脉滴注/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就是我们说的输液(打点滴),静脉注射一般就是我们说的打针(针还包含了上面的肌肉注射)。二者区别主要是前者慢,后者快。相应的,前者一般会比后者更安全。虽然还有其他给药途径,虽然口服给药总体上比静脉输入更安全,但是很多药物只能通过静脉滴注才能起到效果,有的药口服和静脉输入是完全不同的效果,如纳洛酮、庆大霉素。 另外还有皮下注射、局部外用等给药途径,各有适用范围。 看完上面的,你会觉得要死的人才输液? ———— 补充(2012-4-30 12:30): 我有提到抗生素,见第四段。 针对原提问我想批判的只是南方人物周刊微博中“只有快要死去的病人才打吊瓶”的不恰当的引导,这么说显然是不对的。何况采访到一个挪威人说法,就能代表挪威的实情?他自己去过几次挪威的医院?他懂医? 最重要的是,这种说法是会误导无辜民众的,万一一个真正需要静脉输液的人,抱着“要死的病人才输液”的执念就医,会发生什么?现在因为听了网上种种说法而拒绝正规治疗的人真不少,我就碰到过拒绝使用抗生素、拒绝抽血做检查的,结果当然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。我很想知道这种偏执是否有类似的源头。 针对评论说一下:

  • “我只想知道抗生素滥用是不是真的?在外国,是不是只有出现严重感染后才会酌情使用抗生素?”
我们这儿医院的病人偏难偏重,抗生素即便用也是不得不用,看着检查结果用,绝对不是滥用。但是其他医院的情况不了解。从卫生部屡次的发文和专项整治要求来看,国内总体上的确是用太多了。 但是这个问题不是病人应该操心的问题!是卫生部正在干的活儿,而且也能看到对抗生素的管制是越发严格,使用抗生素会遭遇诸多限制。例如:moh.gov.cn/publicfi... 具体到个人,自己去看病的时候,医生是不是在滥用抗生素完全不应该由个人来质疑,那点抗生素对你身体总的来说仍利大于弊,但如果因此拒绝了该用的抗生素那吃亏是自己,关键是你自己都没法判断。
  • “那请问感冒到底要不要挂点滴?据我所知,在二线城市的医院,感冒去医院的话必挂点滴。”
“感冒”这个概念真是被舆论滥用了。“真正的普通感冒”自然是不输液能好的。但各位评论者在讲述自身经历时有多少是自限性的小感冒,有多少是别的病自己不清楚还掺和进来说的? 如果诊断书一栏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”“病毒性感冒”等,血象也提示不是细菌感染,那恭喜你,这就是我们说的“小感冒”,后面多半儿自己好了。但我要反问您一句:既然如此简单自己就能搞定,那你去医院作甚,在已知“看病贵看病难” “感冒挨个几百块”的前提下?自己搞不定的事情不要妄称”小感冒“。只是质疑一下。 当然,较轻的感染一般口服药能解决,但静脉更快。